文章轉載自“壓縮機網”微信公眾號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!
時至九月,國內壓縮機行情不盡如人意,市場下行壓力仍然很大。不過外圍向好的信號也不斷出現,主營出口的企業狀況似乎比之前要好很多,只是國內壓縮機大行情何時掉頭,依然充滿未知。
大數據顯示,市場目前依然相對疲軟,水泥、鋼鐵、紡織、建材、制造業等均不同程度受挫,個別行業開機率創歷史新低。在市場下行的嚴峻形勢下,作為產業鏈主體的壓縮機企業呈現出兩極分化趨勢:一種是多年用心經營品牌,產品質量、口碑過硬,錨定中高端客戶群體的壓縮機企業,雖有疫情干擾,但業績方面卻沒受太大影響,反而有所增長。截止目前,外資品牌銷量普遍增長15%以上甚至更多,干式無油螺桿機、離心機壓縮機以及噴油雙螺桿大機類的增長數據緩慢卻持續穩定——由此看來,品牌、品質確實能給企業帶來增長的機會;另外一種就是在壓縮機民企中部分鎖定低端目標客戶的企業,受疫情導致的市場疲軟和原材料高漲雙重因素影響,加上國際沖突和美國對中國部分行業的制裁,讓企業經營陷入惡性循環。
在市場銷售萎縮的同時,上游供應商也出于風險控制考慮,對其供貨條件更嚴苛,加大了部分民企的生存難度?,F階段的壓縮機行業正如“馬太效應”所描述,這種強者愈強、弱者愈弱,“贏家通吃”的局面不再是道聽途說和書本理論,而是壓縮機行業必須直面的現實!
如果說新冠疫情和國際沖突是一只“黑天鵝”的話,那么中國經濟降速發展進入“新常態”就是一只“灰犀牛”。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潛力正隨著“人口紅利”逐漸消失和出口加工貿易達到頂點而將壓力倍增,此前那種狂飆突進的經濟高增長已成過去式,相應地作為“制造業晴雨表”的壓縮機行業也逐步進入存量時代。
在未來,以價開道、以量取勝的粗放增長模式將因需求下滑和利潤空間被擠壓而失靈,品牌、品質的價值會前所未有的凸顯出來。它不僅是企業不同發展路線的抉擇,更是抵御市場風險的利器——事實上,這也是國際壓縮機品牌為什么能突破各國市場防線,不斷攻城略地的原因之一。
我們看到的市場疲軟,是真的疲軟,但這不代表企業沒有“絕地反擊”的亮點。壓縮機企業無論是當下還是未來,都需要堅持不懈地做品質、塑品牌,這將是一個永恒不變的主題!